最年轻院士的加速成长28岁当教授,30岁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有这么一位科学家,他16岁进入南京理工大学,30岁当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成为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中科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1岁受聘为美国Science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他就是卢柯。卢柯的人生就像装了加速器,每一步都比同龄人更快更夺目。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Mia

科研生涯的开启

01

年,卢柯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卢柯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对卢柯的管教严格,但并没有束缚住卢柯聪明调皮的天性,他对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6岁的卢柯以高过甘肃省录取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考取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攻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年,经过刻苦备考一年,卢柯顺利以综合成绩第一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从金属材料学专家、中科院院士王景唐教授。

读研期间,由于身处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中,卢柯感到自身的知识颇有局限,他在课下自学物理学专业书籍,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积累,卢柯逐渐进入了科研的大门。

年,卢柯得到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但是他毅然选择了留在科学院继续读博。卢柯在读博期间发现纳米材料是他的兴趣所在,自此开始了漫长的科研生涯。

用科研实力说话

02

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时,卢柯使用热力学方法对自己的研究做了一个系统计算,并以此为切入点发表了一篇论文。后来,卢柯通过研究发现了英国科学家研究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方面的错误,他遂对此进行了改正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这篇文章发出后,专家们称之为该领域十年来最有价值的文章。由于科研成绩优秀,卢柯后来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年,当选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委员,成为该委员会中惟一的中国籍委员。年,年仅38岁的卢柯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卢柯被德国科学院增选为院士。年2月,卢柯被聘为美国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成为担任这一职位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在今年3月份,卢柯院士荣获年度金属学院讲座奖/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奖。该奖项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人,是国际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奖励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过去一百年来,共有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获奖,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卢柯的人生似乎开了加速器,似乎一切都顺手拈来。然而,他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斥着诸多怀疑与艰辛。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03

年,卢柯开始从事表面纳米化研究。年,卢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路上偶遇一位国际大牛,他兴奋地说起自己在做的表面纳米化研究。大牛一瓢冷水泼下来,“你去看某某人的文章,有人早研究过了,nothingnew。”

备受打击的卢柯并没有叫停实验。他仔细分析别人的文章,思考还有什么方向是值得研究的。他和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做样品。从年到年,第一代样品做出来,卢柯觉得“完了,就到这儿为止了!”样品坑坑洼洼,粗糙度太大,根本看不见表面纳米层对力学性能的效果。

卢柯当即扔掉了第一代样品,换个思路又继续做了五年。然而,卢柯的团队又一次失败了。不过,这回他认定自己的思路是对的,不放弃。

一年后,“两头粗中间细,界面光洁,强度和塑性都很高”的梯度纳米结构样品就做出来了。年,这项成果被发表在Science上,引起了业界极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