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年年都骂翟天临,但年年有人骂翟天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撰文/RichardZhang排版/Harriet审核/费伊背景

近年来,我国对于学位论文的审查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自年教育部制度颁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逐渐提高。

图1.国务院学位委员办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通知

在教育部年公布的工作要点中,明确将抽检硕博研究生学位论文列为重点工作事项,抽检数量约为篇,比例较往年明显提高。

年颁布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将本科毕业论文也纳入抽检的范围,每年抽检比例不低于2%。在全面严格管理学位论文的政策要求下,各地纷纷跟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学位论文管理。

图2.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

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年)》指出,要开展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提高市属高校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加大人文社科类、艺术类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

图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年)》的通知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纷纷提高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把控力度。如中山大学进一步提高论文抽检比例,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抽查20%,对于不合格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问责。

图4.中山大学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同频共振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

东南大学则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学位论文盲审的规定,要求在学位论文送审及评阅过程中,隐去研究生、导师以及评阅人姓名等个人基本信息,评审过程中出现B及以下的成绩将影响研究生的毕业进程甚至学位授予。

图5.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条例

不少网友认为,以上种种举措似乎都与年“翟天临事件”有关。此前翟天临一直在娱乐圈树立着“学霸”的人设: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然而在翟天临本人的一次直播活动中,这些看似“光辉”的学历背景却遭到了质疑。翟天临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知网,后又有网友扒出其学历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引发了娱乐圈和学术圈的强烈震动。

在此之后,国家持续收紧学位论文相关政策,对于论文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每每为论文感到焦头烂额之时,便时不时会想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原因

查重技术的进步

论文查重的基本原理是将论文与系统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果有同样或相近的内容,将被视为重复。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论文查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研从业者规模的扩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被收录进查重数据库,论文重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来源:unsplash

查重比对的技术也更加严谨,对意思相近的语句、不同语种、甚至是图片中的文字等内容都可以进行比对,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减少学术不端

学位论文中创新性、严谨性等问题,归根到底都涉及学术伦理的问题,违反学术伦理则有可能触及学术不端的红线,诸如剽窃、篡改数据、盗用他人成果等都属于学术不端的范畴,有可能造成影响学术声誉甚至是断送学术生涯等后果。

因此近年来教育部严抓研究生学位论文,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在重压下,对于学术不端,大多数研究生都不会故意为之,但仍有部分同学在不了解或不知情的前提下违反了科研伦理相关要求,如间接参考他人的观点、将外文论文翻译为中文但未注明引用等,科研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确保学术公平

翟天临之所以会“翻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触及了国家和广大网友的底线:学历造假。博士作为最高学历,在很多人眼里将其视为知识的象征,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容轻易被践踏。

据悉翟天临在读博期间大量出演电影电视剧,在学校的时间少之又少,对于学术的时间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如果这样就能轻松获得学位,那对于埋头苦读的同学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来源:unsplash

近年来国家大力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在很大意义上也是为了维持学术研究的公平,维持科学研究的基本秩序与规范,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了解学术规范

研究生自入学起就应自觉接受科学规范与科研伦理教育,了解学术不端的一般规定和常见情形,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科研伦理问题。

为应对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问题,近年来在很多学科内都兴起了“开放科学”(OpenScience)的浪潮,即主张数据、代码、研究程序公开,设立预注册与两阶段审稿制度,要求准确报告研究结果,不做篡改或切割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规定,才有可能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尽量避免。

严守学术伦理

广大研究生同学应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养建设,杜绝侥幸心理。随着相关制度的规范以及技术的进步,现如今诸如数据造假、观点抄袭等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都能被检测出来。

因此如果在自己的学位论文中“明知故犯”,被发现后极有可能导致影响学业进程。特别是教育部抽检制度设立以来,即使毕业时顺利通过答辩,在毕业后的抽检中依然有可能被发现问题,甚至被取消学位。最好的避免办法就是严格遵守学术伦理,不留后顾之患。

提前做好工作

为避免毕业年级临阵磨枪,研究生同学应树立长远意识,建立科研规划。

在入校后尽早修读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工具与方法;

广泛阅读文献,与导师沟通交流,尽早选择有创新性和理论深度的研究主题;

在论文完成后提前查重和降重,对于引用的文献应查明来源出处;

如有条件可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至少1篇期刊论文,在撰写期刊论文的过程中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与规范,同时为学位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国家提高毕业论文要求的大背景下,广大研究生同学应恪守学术规范,拒绝学术不端,主动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能力,方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通过论文考核,为自己的在校的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EB/OL].[-01-2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