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之案例分析的精髓

看别人的案例分析,往往会觉得精妙;但是自己设计起来,又觉得下手很难。最近接到某知名公司的案例分析设计需求,着实费了些时间:任务重、时间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我重新感受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前期和他们交流中,主要有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案例任务的选择。既任务是注重大,还是注重小。所谓大,就是最后的问题比较综合,如涉及企业战略方向、经营策略;所谓小,就是方向比较聚焦,比如涉及一个营销策略,设计一个生产计划等。前者比较适合高管等中高管理层;而后者适合管培生、基层人员。

案例的本质

现在的案例设计中,不少机构都注重形式,如竞合、再谈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设计。但是忽略了案例的本质,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案例本身最重要,我们现在不少机构设计的案例,就初筛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用在最后几次面试,或者是对人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就显得过于简单。我认为,主管层级的案例设计,有时候其难度一点也不弱于中高管的案例。我们以往的案例,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案例的新,如涉及到AI、涉及到数字化;一种是案例的分析,如给到大量数据,进行计算。现在案例主要是前者的方向,注重对信息的了解和演绎;而在数据计算和分析方面,显得肤浅,这恰恰缺乏了对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的考察。

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是对案例设计者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提出的很多新题目,比如共享知识还是付费知识;比如无人快递还是人工快递;这些题目都比较新,也有思辨性,但是更多是为了辩论而辩论,很少能在辩论中听到基于数据的讨论,而都是“方向和趋势”,“优点和缺点”。

如果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必须对细节有充分的了解,比如要求员工设计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那么需要列出各项零部件和加工的成本;还要列出市场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就要求对这个细分领域有充分的了解,要让对方觉得看上去像真的。

细节掌握

这种对细节的了解,没有八九成的功夫是不可能掌握的。设计者需要深入到设计、生产、物流、营销的某几个环节中,对于其中的内容组成、专有名词有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设计者本身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深入思考,否则你设计出来的案例仍然是肤浅的。

我们会发现绝好的案例是恰如其分的,信息既不过多,也不过少。过去我更喜欢堆砌内容、摆迷魂阵,但是后来发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或许对于初始者而言,确实是个迷宫,但是对老练者来说,却让他轻易找到迷宫中的捷径。前面的背景中要对任务有提示和暗示的作用,而不是纯粹的背景。所以,信息究竟多少为好,我认为1:1:1可能更好,1/3是和任务几乎无关,1/3是和任务有一些关系的,最后1/3是和任务密切相关的。这个比例感觉是比较合适的,大家可以回去尝试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58.html